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科创引擎动力澎湃 助推现代产业驰骋

  海纳百川,智汇于此;科学技术创新,引擎轰鸣。当前,广州正不断的提高科学技术创新核心能力,引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培植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强大根基,凝聚起广州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

  企业是科学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础。当前,广州正不断强化政策引领,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支持体系,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优质环境与助力。

  2023年,广州就颁布“高企26条”,从加强科技引育、推动科研强企、实现人才优企、拓展金融惠企、汇聚产品兴企、持续精选壮企、优化创新生态等7个方面,系统提出26条具体措施,亮点满满。从制度上落实了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强调通过提升创新要素资源的配置效能、促进市场主体企业的形成和壮大,推动有效市场的形成。在机制上,建立科技公司全周期发展支持体系,发挥科创母基金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投长期”,推动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牵头的创新联合体开展技术攻关,形成“领军企业+产业园区+大院大所”协同创新模式。

  而由市科技局建设的“广州科技GI”平台不仅为公司可以提供在线“免申即享”服务,还聚焦企业未来的发展需求,为企业找场地、找科学技术合作、找融资等提供各项便利,“广州科技GI”还可以区分企业成长阶段,系统布局关键创新资源,推动企业成为科学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创新活动、成果应用的主体。

  如今,承载国际顶尖科创的广州,正不断培育各类新型研发机构,加强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创新,一批批新技术成果的涌现,极大的提升了广州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领跑”“并跑”之势。

  广州是大湾区内与中国科学院合作最密切的城市之一,通过“央地共建”模式,中国科学院一项项顶尖重大创新成果在广州落地,直接带动了整个产业的繁荣。

  商业航天产业的发展便是其中一个生动的案例。广州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共建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南沙),成功引进了中科宇航这家企业。如今,广州已成为中国产业的“重要一极”,产业链上集聚了上游以中科宇航为代表的火箭装备企业,中游以吉利航天为代表的卫星运营企业,以及下游海格通信、中海达等标志性企业。

  在生物医药领域,mRNA疫苗已成为广州重要的产业方向。曾经,mRNA“加帽”技术长期被美国企业垄断,但去年起,广州企业恒诺康医药研制出全新“加帽”技术,不仅突破了全球专利壁垒,还明显提高mRNA的生物功能效率和生产效率。企业创始人张健存曾任职于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他和记者说,这项新技术已让中国的下游企业和科研机构非常大地节省了科研经费,同时,公司也在加速出海的脚步,已经有多家国际头部药企与公司展开合作。

  随着更多mRNA核心技术在广州落地,肺癌mRNA疫苗、鼻咽癌mRNA疫苗、胰腺癌mRNA疫苗等正在广州加速研发,有望在未来造福更多患者。如今,广州已拥有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企业6500多家,集聚世界500强企业12家、上市企业23家,各类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技术的涌现,让产业高质量发展愈发强韧有力。

  当前,广州正在打造国内首个大模型应用示范区。市科技局作为产业链牵头单位,在不断推动人工智能服务广州各个现代产业的高“智”量发展。

  在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广船国际近年来借助广州超算中心强大的超算资源进行了“探索三号”科考船、散货船以及豪华客滚船等的优化设计,各项技术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超算的助力下,广船国际大幅度降低了研发成本,提高了研发效率,从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得先机,全球订单纷至沓来,船舶交付期排至2029年。

  在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金域医学携手相关医疗机构,基于公司覆盖31个省份、总量超1亿例的筛查大数据,结合全自动化设备、AI辅助筛查算法,已实现宫颈癌筛查和防控全过程的数据要素赋能。

  在新能源汽车全球唯一“灯塔工厂”——广汽埃安智能生态工厂内,依托AI与云平台,600多个机器人按照设定好的程序有序工作,平均53秒就有一辆新车下线%,一次验收合格率提高8%,以及制造成本降低58%。

  未来,广州的制造业还将逐步提升含“智”量,加速“数实融合”,逐步推动全市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提升,推动更多规上工业公司实施数字化转型,带动企业上云、用云、降本增效。

  如今,广州正不断从产业创新需求出发,助力产业科技的“双向奔赴”,聚焦智能与汽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面向低空经济、等新兴起的产业和未来产业,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构建产业链协同新模式,助力产业科技融合释放新动能。

  2024年,广州智能网联与汽车产业迎来丰收季,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广州无人驾驶公司文远知行、小马智行相继在纳斯达克上市,还成为全世界通用无人驾驶第一股。无人驾驶技术的突破,离不开企业与科研机构间共建创新联合体带来的助力。

  在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学校多年来与行业领军企业强强联合,共同建设高水平专业、共同开发新课程,共同围绕产业需求来做联合攻关。

  如今,广州正高标准建设环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创新区、环五山、环大学城、环中大创新策源区等环高校创新圈,深化广深港澳科学技术创新走廊建设,进一步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同时,广州已实施20项产业链创新联合体攻关项目,加快夯实新兴起的产业和未来产业基础。

  下一步,市科技局将以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为目标,全力支撑市委科技委发挥统筹协调作用,重点从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产业创新、服务成果状态、服务生态优化四个方面,不断夯实科技产业融合基础,壮大企业创新主体,打通科技支撑产业链条,提升创新体系效能,一体推进科学技术创新强市和“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推荐新闻

ob体育最新官网入口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34006号